欢迎访问中国医药医疗技术发展协会网站 电子邮箱:pam_tech@sina.com   分享到:

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-行业资讯

亚洲首个:中国PERT(肺栓塞)联盟成立

发布时间:2017/10/16 点击量:0

       肺栓塞是三种致命性心血管疾病之一,临床研究显示,肺栓塞在起病1小时内死亡率达10%,未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可高达30%,早期有效诊治可以避免80%的患者死亡。10月14日,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五洲国际心血管病大会上,宣告中国肺栓塞救治团队联盟(即PERT联盟)成立,这标志着我国急性肺栓塞由此开启多学科团队救治的新模式。

       美国PERT联盟现任主席Victor Tapson教授和北京安贞医院魏永祥院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,美国达文波特大学梅里尔维尔分校心血管诊所Thach Nguyen教授、美国雪松西奈山医疗中心肺血管重症医学专家Aaron Weinberg教授、以及童朝晖、陶凌、朱华栋、罗建方等专家出席成立仪式。中国PERT联盟也由此成为亚洲成立的第一个PERT联盟,并正式成为国际PERT联盟成员。

      与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的血栓性质不同,肺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,90%来源于下肢深静脉。过去,肺栓塞多见于创伤、手术、长期制动、分娩、肿瘤等高危患者,这些患者血液凝固性高、血液瘀滞、血流缓慢,导致静脉系统内形成血栓,脱落后顺着体循环进入肺动脉,诱发肺循环缺血。然而,随着现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出行方式的改变,越来越多的青中年患者因工作性质导致久坐不动,继而下肢静脉血液瘀滞诱发肺栓塞,被称为“经济舱综合征”、“e栓塞”,这种年轻化趋势导致肺栓塞的受累人群显著增加。同时,因脱落的血栓大小不同、肺动脉受累位置不同,从毫无症状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、胸痛,甚至休克、猝死都可能归因于肺栓塞。

       由于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千差万别,病情隐匿、危重,其在诊断时漏诊误诊率极高。我国肺栓塞的诊治现况,也因其发病隐匿,长期未被临床医生重视,误认为肺栓塞是少见病或罕见病,以至于多数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救治。

     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作为我国以“强专科,大综合”为办院特色的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,在院长魏永祥教授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,由急诊危重症中心主任聂绍平教授牵头,融合来自急诊危重症中心、呼吸与重症科、介入科、血管科、心外科、体外循环中心、血液科、影像科、超声科、核医学科等专家共聚一堂,共同探讨肺栓塞救治体系,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协作、互补融合,实现PERT工作组“快速反应、联合行动、正确决策”的救治目标,充分发挥安贞医院作为综合医院实力雄厚、技术完备的优势。

      中国PERT联盟包括北京协和医院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、北京朝阳医院、西京医院、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十余家医院,作为中国PERT联盟的发起单位,北京安贞医院充分发挥心肺血管病以及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优势,组建肺栓塞救治多学科团队(MDT),通过移动信息化平台,组织多个学科专家针对具体病例的“并联”式集体讨论,针对患者个体化情况,选择溶栓、介入或者外科取栓等不同治疗方案,并为患者宣教如何通过运动、抗凝、滤器来预防血栓形成和脱落。这种优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预后,目前已初见成效,挽救多名危重肺栓塞患者的生命,提高生存质量。

首页 |协会概况 |协会新闻 |会展活动 |通知公告 |前沿技术 |行业资讯 |专题报告 |专家精英 |专委会 |会员天地
Email:pam_tech@sina.com
版权所有:中国医药医疗技术发展协会
中国医药医疗技术发展协会